国际仲裁中的简易程序是指仲裁庭在仲裁程序的早期阶段确定某些事实或法律要点的程序, 可能无需进一步仲裁程序.
对于面临明显缺乏法律依据的无聊索赔的被告来说,简易程序可能是一件好事, 因为在简易程序之后成功驳回索赔将避免完整国际仲裁程序的时间和费用. 当被申请人面临的索赔显然不属于仲裁庭的管辖范围时,简易程序也对被申请人有用.
尽管简易裁决程序在不同的仲裁规则下可能有不同的名称, 重要的是不要将它们与 快速仲裁程序, “仅文件” 仲裁程序, 和分叉的仲裁程序. 这三个术语描述了完整的仲裁程序 (除非仲裁庭认为其无权在分岔程序中审理案件). 简要程序, 然而, 当事人没有走完全程,也没有提出全部论点或提交全部证据. 当事人无需详细说明索赔细节的原因通常是该索赔没有法律依据, 滥用或明显超出仲裁庭管辖范围.
本文阐述了不同仲裁规则下简易程序的基本特征.
SIAC规则下的简易程序
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 (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 是在其法律中引入简易程序的先驱 2016 SIAC仲裁规则.
规则 29 标题为“提前驳回索赔和抗辩”,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庭申请提前驳回索赔或抗辩,如果是“明显没有法律依据“ 要么 ”明显不属于仲裁庭的管辖范围”.
如果此类申请获准继续进行, 仲裁庭必须在期限内作出命令或裁决 60 提交申请之日起的天数.
因此, 无关紧要的案件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
根据国际商会规则的快速裁决
正如中所讨论的 国际仲裁摘要, 既不 2017 国际商会仲裁规则 也不 2021 国际商会仲裁规则 明确提出简易程序的可能性.
代替, ICC发出了 关于根据国际商会仲裁规则进行仲裁的致当事人和仲裁庭的注意事项 其中就如何处理本条范围内明显无理的主张和抗辩提供了指导 22 (仲裁的进行). 该程序包括一份申请,说明为什么索赔或答辩明显缺乏依据或明显超出仲裁庭的管辖范围, 以及回复方提交答案的公平机会.
文章 22 中没有修改 2021 规则, 除了对新附录 IV 的引用之外, 描述了某些案例管理技术, 包括分叉, “仅文件” 仲裁与解决.
SCC规则下的简易程序
的 2023 SCC规则 还包含简易程序的明确规则, 也包含在之前版本的规则中. 文章 39(1) 规定:
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仲裁庭通过简易程序决定一个或多个事实或法律问题,而不必采取仲裁中可能采用的每一个程序步骤.
文章 39(2) 然后提供示例以说明采用简易程序的原因, 包括对事实或法律的指控明显站不住脚,或者无法做出有利于指控某些事实的一方的裁决.
它还允许, 然而, 任何事实或法律问题“适合简易程序判定” 以这种快速方式决定.
HKIAC 机构仲裁规则下的早期裁决程序
的 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规则 包含与 SCC 规则中的条款非常相似的条款. 文章 43.1 指出仲裁庭有权通过早期裁定程序就法律问题或事实问题做出裁决,其依据是::
- 他们显然没有优点;
- 它们显然不属于仲裁庭的管辖范围; 要么
- 即使它们被认为是正确的, 不能向提交裁决的一方提供任何裁决.
如果允许请求继续进行, 根据 SIAC 规则,适用 60 天的期限, 尽管从决定继续进行之日起 (文章 43.6). 同时, 仲裁庭可以决定仲裁是否可以进行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进行 (文章 43.7).
LCIA 规则下的早期裁决程序
的 2020 LCIA规则 是最新引入简易程序明确规则的国家. 文章 22.1(八) 赋予仲裁庭进行早期裁决的权力,并且:
确定任何索赔, 防御, 反诉, 交叉声明, 反诉抗辩或反诉抗辩显然不在仲裁庭的管辖范围之内, 或不可接受或显然没有优点; 并在适当情况下发出相应的命令或裁决 […].
LCIA 规则, 然而, 不进一步详细说明早期裁决的规则, 因此,将程序进行的问题留给仲裁员自行决定.
ICSID规则
在下面 ICSID公约, 如果争议明显超出中心的管辖范围,秘书长的任务是通知当事人并拒绝登记仲裁请求 (文章 36(3)).
规则 41 的 2022 ICSID仲裁规则, 此外, 允许当事人反对索赔明显没有法律依据, 包括关于索赔的实质内容, 中心的管辖范围, 或仲裁庭的权限.
此类提交必须在 45 仲裁庭组成后数天,并具体说明反对理由和相关事实, 法, 和论点. 然后仲裁庭允许双方提出论据,并在期限内就异议作出决定 60 最后提交材料或仲裁庭组成的天数.
* * *
在不断发展的国际仲裁格局中, 简易程序提供了在诉讼早期解决事实或法律问题的简化途径. 与SIAC等多个国际仲裁机构, SCC, 香港国际仲裁中心, 伦敦国际仲裁院, ICSID 将这些程序的不同版本整合到其规则中, 为当事人提供有效的途径来处理明显没有依据或超出仲裁庭管辖范围的索赔或抗辩. 虽然具体方法和时间框架可能有所不同, 基本目标保持一致: 促进更迅速和更具成本效益的争议解决过程. 随着这些机制继续受到关注, 各方必须熟悉每套规则的细微差别,以确保有效解决争议.